您的位置: 工会信息 > 妇女工作信息
聚力赋能“小海鸥” 共绘成长新蓝图 ——2025年高校“海鸥湾”培训会成功举办
作者: 刘凡 2025-05-30 来源:上海市教育系统妇工委(女工委)

5月28日,由上海市妇联发展联络部、上海市教育系统妇工委联合主办的2025年高校“海鸥湾”培训会在上海交通大学成功举办。会议汇聚了上海市各高校妇女工作负责人、海鸥湾负责人、各区妇联代表,共同探讨赋能女大学生“小海鸥”成长发展的新路径。上海市妇联发展联络部副部长、二级调研员金伟清,上海市教育系统妇工委副主任、二级调研员张芳,上海交通大学妇工委常务副主任张丹丹,上海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海鸥计划”策划人蔡婷等出席会议,会议由上海市妇联发展联络部一级主任科员夏敏慧主持。

张芳在致辞中首先向承办方上海交通大学表示衷心感谢。她评价“海鸥计划”对女大学生发展的关键作用,强调市教委对该计划的高度重视,并肯定了近几年取得的显著成效。她由衷感谢各高校与各区妇联在计划实施中的辛勤付出,呼吁大家继续携手,共同助力女性成长成才,推动“海鸥计划”行稳致远,越走越远。

张丹丹代表承办方向与会嘉宾致以热烈欢迎。她简要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的悠久历史,并分享了学校在推进“海鸥湾”职业飞翔的相关工作与经验。上海交通大学妇工委将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持续整合校内外资源,全力支持“海鸥计划”各项工作的落地实施,与各方携手,共同为“小海鸥”们的成长成才创造更优环境、提供更强赋能。在下午的培训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妇工委副主任郑敏致欢迎辞。她表示,上海交通大学愿与各界同仁一道,为赋能女大学生发展、贡献女性力量而不懈努力。

蔡婷精彩回顾了2025年1月至5月“海鸥计划”的重点工作与成效,一是就业实习扎实推进。持续释放优质实习与就业岗位,专属平台高效发布数据,“职前研习坊”助力学生提升求职竞争力;二是能力建设多维赋能。建立“海鸥讲堂”,深入了解学生需求,开展针对性培训。打造虚拟社团“未来菁英汇”,整合资源为学生成长赋能;三是社会实践创新拓展。深化与各区合作,组织“走进社会”等实践活动,惠及众多女大学生。

金伟清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在助力女大学生发展的道路上,需要各高校协同发力,“一个都不能落”。她肯定了“海鸥湾”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这将有力推动区校社共同发展。她提出下一步工作重点:积极联动文旅局等更多外部资源,为“小海鸥”拓展发展空间;着力提升发展环境与服务能级,助力“小海鸥”飞得更高更远;注重系统谋划,强化资源精准匹配,确保各项服务举措扎实落地。



会议设置了案例分享与经验互动环节,各高校与区妇联代表围绕“我和海鸥一起做了什么?”“未来,还想和海鸥一起做什么?”“我还做了什么?”这三个话题踊跃发言,亮点频出:一是注重资源联动与平台搭建。虹口区妇联呼吁加强区校联动共建实践基地;崇明区妇联聚焦需求搭建区校企平台;嘉定区妇联致力成为企业与海鸥的桥梁纽带,推动直播带岗常态化并成立女企业家导师团;上海体育大学策划“海鸥伙伴”走出去项目。二是注重创新服务与实践模式。版专打造“她守护”招聘会矩阵、企业走访及线上招聘;多区妇联构建职业能力课程包或深化职业营建设;上海科技大学设立校内创新创业项目;嘉定区妇联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宝山区妇联参与国际赛事、提供实习生机会并探索电商直播合作。三是宣传引导与品牌影响。民远职业技术学院、思博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公众号及专栏强化宣传;华东理工大学致力于扩大活动辐射面;黄浦区妇联创新推出“小海鸥”专访、“美丽新生”及“宝藏小店”体验项目。四是注重精准服务与需求满足。各高校及各区妇联普遍强调了解学生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和成长路径支持。



    会议在充满希冀的寄语环节圆满落幕。华东政法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邵军在会上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而“海鸥计划”搭建的高校与企业对接平台意义深远,是助力学生走进企业的优质项目。作为高校代表,她向发起该计划的女企业家蔡婷表达诚挚感谢,并明确表示将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全力为项目推进贡献力量,促进学生就业与企业人才需求的精准对接。上海师范大学妇委会主任张红英对“海鸥计划”给予评价,指出其在创新发展领域做出了重要尝试。该计划成功搭建起产教融合的坚实桥梁,通过整合企业实践资源与高校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贴近实际的学习与成长机会,对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和未来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静安区妇联副主席姚嬿同样肯定了“海鸥计划”的重要价值,她表示,妇联将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积极做好各方资源链接工作,全力赋能学生成长。未来将进一步聚焦创新创业领域,探索更多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携手各方力量共同为学生发展撑起一片广阔天空,推动 “海鸥计划” 持续深化落实。



本次培训会通过领导寄语、详实的成果汇报和热烈的经验交流,充分展现了上海市各界对女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高度重视与务实行动。各方代表凝聚智慧、共享经验,共同致力于深化资源联动、创新服务模式、扩大品牌影响,为“小海鸥”们营造更优的发展环境,提供更实的赋能支持,助力她们在更广阔的天空中自信翱翔,成就梦想。海鸥湾的浪潮,正托举着新一代女性菁英,驶向无限可能的未来。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2020号
中国教育工会上海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
教师博雅
沪ICP备100129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