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
工会信息
>
妇女工作信息
区校联动(浦东新区)助力女性发展工作研讨会顺利举行
作者: 朱慧 刘凡 2025-04-08 来源:上海市教育系统妇工委
2025年4月2日,区校联动(浦东新区)助力女性发展工作研讨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顺利举行。市妇联发展联络部、市教育系统妇工委、浦东新区妇联、市女企业家协会以及浦东新区各高校妇工委(妇委会)、工会女工委参会,市妇联发展联络部副部长、二级调研员金伟清主持研讨会。 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沈辉致欢迎辞,他指出,学校始终关心关爱女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强化政治引领,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激发广大女教职工岗位建功、守正创新的活力;用心用情保护妇女权益,做好服务、办好实事,让每一位女同胞都有实现梦想的机会,在教育事业中施展个人才华,展现女性魅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凝聚巾帼力量,共同为女性发展注入活力。 上海市教育系统妇工委兼职副主任、同济大学妇委会常务副主任肖辉在致辞中强调,本次研讨会是2025年首次校际深度合作,是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探索助力女性发展工作新思路、新方法的盛会。她谈到,妇工委为女大学生提供了众多服务,让学生有了锻炼的平台,通过市妇联、市教育系统妇工委、浦东新区妇联、市女企业家协会、浦东新区各高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同心同行,做好为女大学生服务的工作,让更多女性绽放巾帼风采、彰显巾帼智慧。 上海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蔡婷对2025年海鸥计划的开展进行了部署汇报,链接创业机会,助力年轻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蔡婷从促进“小海鸥”就职就业、职业认知与规划、“她守护 守护她”、赋能社团等方面对“海鸥计划”进行了介绍。各个高校“海鸥湾”通过开展“海鸥进企业”“海鸥讲堂”“职飞起航系列招聘”“海鸥万里行走”“榜样的力量收藏回访集”等系列活动,在市妇联的支持下,建立了导师面对面“未来菁英汇”,在机制上实现又一次突破,不断奔走,释放更多资源,锻炼学生项目实践能力,跟踪企业赋能需求,学生和企业家一起启航,促进了校企合作,启迪了女大学生不断探索“我与自己”“我与职业”“我与社会”的无限可能,引领小海鸥们从迷茫到不迷茫,助力小海鸥勇敢起飞。 浦东新区妇联妇女发展部部长蔡藜对“未来蒲公英”女大学生领导力提升项目进行了全面介绍,她指出,“未来蒲公英”是以引领、服务、联系为理念,完成女大学生从校园到职场的衔接,配合职能部门服务女大学生创业。从启航、插翼、绽放和远航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如何推进开展此项工作。助力女大学生启航,主要从求职力建设、领导力建设、“爱自己”能力建设,为学生提供通识性知识的学习。 浦东新区妇联妇女发展部副部长汤晓芸从背景与特点介绍了浦东新区“俪人创客”女性创新创业大赛从2017年首届到2025年第九届的发展与历程,八年来,立足浦东,面向上海,辐射全国,为众多女大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培育女性经济力量。为浦东找项目,挖掘优质资源,注入发展动力,整合各方资源,扩大女性创业生态圈。大赛始终致力于为历届大赛选手搭建区域内外女创资源对接平台,为未来创新创业项目赋能,全方位助力创业,为女性助成长,形成“俪人创客”孵化机制,对接国有资本和社会资金,通过优秀创业者代表的引领,鼓励大家多多参与,让更多俪人创客被支持。 浦东新区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陈露充分肯定了“海鸥计划”“未来蒲公英”“俪人创客”这些项目的意义和价值,并着重分享了浦东新区妇联的基本情况、亮点、重点工作,她提到,在如今就业矛盾突出的环境背景下,怎样把人才留下来是重点和需要解决的内容。所以本次区校联动希望破资源之壁,使得各大高校学生有实践锻炼的机会。同时对今后浦东新区妇联工作的开展提出几点希望:一是履职尽责,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同时也是妇女群众的“娘家人”,做好妇联主责主业。要从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促进女性发展两个方面开展好服务。二是相互借力,做好区校融合发展,集合各行各业的女性翘楚,设立女大学生岗位实践基地,推进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双导师”合作项目,通过加强和各高校间的交流互动,搭建助力女大学生职业成长的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互促交融。三是积极探索,形成项目品牌化、品牌项目化机制。因地制宜开展活动,形成特色品牌项目,探索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品牌项目化机制,使区校深度融合,协作共创,为女大学生找到生长的土壤,共同书写女性时代的美好答卷。 随后,各高校妇女干部就“海鸥湾”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存在的问题与需求畅所欲言,聚焦女大学生的发展和就业,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上海中医药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段艳霞提到,通过开展女教职工专题学习等活动,强化思想与实践引领,促进女性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工会常务副主席诸海英对建立女大学生人才库表示充分肯定,同时希望扩大对海鸥计划的宣传力度,鼓励和吸引更多人参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工会副主席沈劼提到,希望通过平台的搭建,为女大学生提供更多资源,希望和各行业多交流接触,加强合作。上海海关学院工会副主席吴新胜聚焦女教职工压力问题,提出要多多关心关爱她们,为其提供生育友好岗。复旦大学工会、妇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于圆介绍了学校为促进女性发展举办的各类活动,并鼓励女大学生参与,为女大学生成长注入活力。上海民远职业技术学院女工委委员潘艳琴提到,要多推广宣传“俪人创客”“海鸥计划”等对女性发展有益的活动,促进女大学生就业。 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戴珒聚焦女性领导力,关注女教职工发展问题,共同为推动女性进步而努力。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工会常务副主席傅敏娜提到,要推动资源共享联动,盘活资源,交际共享,为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上海杉达学院工会常务副主席陆莲芳关于就业困难问题提出宝贵意见,关注女大学生发展需求,希望做到资源共享,推动学校与企业深度交流与合作。上海健康医学院工会副主席程伟提到,学校与企业深度互动,组织开展了众多促进女性发展与成长的活动,帮助学生从迷茫到不迷茫。上海兴伟学院学生处副处长李姣提到,为促进未来女大学生就业,希望更深入地参与“海鸥计划”等有益活动,助力女性发展。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工会常务副主席贺振婷提到,链接学生工作与海鸥计划的联系,鼓励女大学生多多参与,推动海鸥湾建设。 未来,“海鸥计划”将通过区校社协同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多措并举、精准发力,为促进女大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赋能,全方位全过程关心、关注、关爱女大学生职业成长。 上海市妇联发展联络部副部长、二级调研员金伟清在总结时提出,女性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尺,区校联动是资源聚合的关键抓手。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携手并进、开拓创新,把今天的会议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为女大学生“就好业,好就业”而努力,为女性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发展不懈努力,在浦东这片热土上谱写女性发展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