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
工会信息
>
中职联新闻
上海市马戏学校:引匠入校 以匠育人——学校被授予“上海市中职校劳模工匠育人工作站”
2025-05-12 来源:上海市马戏学校工会
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 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庆祝中国工会成立一百周年的日子里,经上海市中职校劳模工匠育人中心审核,批准上海市马戏学校为“上海市中职校劳模工匠育人工作站”单位。 2025年5月10日,在上海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中职校劳模工匠育人研讨会暨2025年上海市中职校“劳模工匠进校园”推进会上,我校工会主席赵雪同志代表学校受颁第二批“上海市中职校劳模工匠育人工作站”铜牌。 上海市马戏学校校企合作劳模工匠育人工作站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探索新时代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引领教师成长、引导学生成才的良好氛围。 俞亦纲,上海市马戏学校原校长,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联副主席、上海市杂技家协会主席、上海杂技艺术发展顾问委员会主任、上海国际魔术节艺术总监,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退役军人、上海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在他时任校长期间,改革课程教学,完善杂技魔术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劳模工匠精神与产教融合相结合,提出校企共建劳模工匠进校园,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成果共赢。 毛奇平,上海市马戏学校原副校长,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杂技”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杂技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上海杂技家协会副主席,2017年荣获上海市园丁奖。 毛奇平老师自2011年起担任上海市马戏学校教学工作分管副校长,作为我校杂技与魔术表演专业带头人,为杂技专业建设、杂技人才培养倾注心血。积极推动校企合作,为学校发展打开新的空间。 陆星奇,国家一级演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杂技”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杂技家协会“德艺双馨”艺术家,曾两次荣获上海市劳模称号。 作为上海市马戏学校德育重点工作——新生入校启蒙课程,自2018年来,为新入校的杂技与魔术专业学生开设杂技马戏职业梦想引导的相关讲座,邀请陆星奇老师担任讲师,引导同学们树立职业理想,增强专业自信和职业认同感。 周良铁,魔术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派魔术代表性传承人”,曾荣获首届上海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中国杂技金菊奖终身成就奖,多次登上春晚舞台。 2019年学校开始启动魔术专业建设,2021年正式招收“杂技与魔术表演专业”魔术方向学生,成为全国艺术类中职校中唯一开设魔术专业方向的学校。周良铁老师作为学校魔术专业建设指导顾问,在开设魔术专业课程、探索课堂教学与现代学徒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等诸多方面,长期以来对学校提供了许多帮助和宝贵的专业意见。 王怀甫,上海市马戏学校在岗专业教师,国家一级演员,曾荣获“2020年上海工匠”,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目前担任我校杂技与魔术表演专业实习指导教师。除了带教实习实训学生以外,他本人也是一名十分优秀的杂技演员。在学校与上海杂技团联合创排的红色主题杂技剧《战上海》中担任领衔主演饰演连长江华,2023年在校企合作创排的大型现实题材杂技剧《天山雪》中担任领衔主演饰演男主角王雪峰。 “引匠入校 以匠育人” 校企合作劳模工匠育人实践成果 近几年来,以劳模工匠精神为内核,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模式下,形成了一批实践成果。 《战上海》实训项目本身具有浓厚的红色基因,作为德育工作很好的切入点,深入开展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劳模工匠精神教育。创排过程中,参加实训的17名学生中有15名向学校团组织主动递交了入团申请书,其中2名已光荣加入中国共青团。1名参演教师在创排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通过《战上海》的创排,学校师生都经历了思想的蜕变和信仰的升华,将红色基因深深地注入血脉。 学校与上海杂技团联合创排了红色主题杂技剧《战上海》被文旅部分别列为“中国杂技艺术创新工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精品创作工程”、“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作品,2022年荣获第16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21年杂技剧《战上海》片段《丰碑》登上央视元宵晚会;5月27日上海解放72周年纪念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聚焦《战上海》录制《大幕开启》栏目。 2022年校企再度合作,以教育援疆、文化润疆为大背景,深入挖掘新疆优秀历史文化和民族团结故事,杂技剧《天山雪》讲述了沪疆两地通过文化教育合作,既为杂技事业培养人才,也为杂技事业共同奋斗,最终为国争光的真实故事。 在创排《天山雪》期间,其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国家非遗项目维吾尔族达瓦孜代表性传承人阿迪力·吾休尔上了一堂主题为《团结一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党课。他作为中国走钢丝第一人,同时也是全国劳动模范,曾创造5项吉尼斯记录,被誉为“高空王子”。作为达瓦孜传统艺术的传承人,通过分享个人成长经历、职业精神和专业技能,鼓励大家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精益求精,为中国的杂技事业、中华民族文化繁荣作出最大的贡献,大大激发了全体师生投身创排《天山雪》的热情。 《天山雪》接连获得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2022年度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上海文化润疆重点项目、中国文联2023年重点创作目录项目、中国文联文化润疆协作机制2023年度工作计划重点项目、第十二届全国杂技展演优秀剧目奖、中国杂技艺术创新工程2024年度重点扶持作品等一系列资助与荣誉,并于2025年1月荣获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作为深化产教融合、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学校建立校企合作劳模工匠工作站,不仅是杂技马戏技能传授的场所,更是职业精神培育的摇篮,将劳模精神传承、技能实践教学、产学研融合、创新人才培养等功能集于一体,形成长效育人机制。学校将结合自身专业,更好地发挥劳模工匠育人工作站的作用,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工匠培育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