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
工会信息
>
中职联新闻
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慢”步南滨江,远眺双子山
2024-11-12 来源: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工会
2024年11月10日,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工会在华谊集团工会的领导下,响应集团提出的“绿色化工,美好生活”号召,组织学校60余位教职工开展了“慢步南滨江,远眺双子山”2024健康徒步走活动。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的发展根本目标是还大自然于民。从苏州河到黄浦江,工业文明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里深深烙下了印痕,油轮、码头、栈道、货仓,这些现代文明的产物一字排开,星星点点遍布于黄浦江畔。近年来,上海市政府提出“卓越的世界城市,无一例外要还水于民”,花大力气致力于一江一河的城市改造。并于2020年10月,在黄浦江畔实施了一项“双子山”造山工程,也是国内第一座高度超过40米的空腔结构人工仿自然山林。从此,山与水在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 11点30分,徒步走的老师们陆陆续续来到了集合出发地——西岸梦中心的阿嬷手作。突如其来的一场秋雨,为这次活动营造了别样的浪漫氛围。在各自领取到工会为大家准备的爱心围巾之后,大家趁着雨停的间隙,在黄浦江畔与隔江相望的双子山来了一次亲密合影。 集合清点好人数,这支60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开启了全程4公里的“山水之旅”。伴着濛濛细雨,河对面的双子山更显朦胧,在周边高大的现代化建筑中间,这个小山包虽不显眼,小荷才露尖尖角,让老师们更有兴趣寻找哪个山头是它的所在地,或许这也是中国古文化中虚虚实实的魅力吧。 位于龙腾大道的西岸艺术中心,是西岸徐汇滨江公共美术馆群里最后一个建成的,这里的一座座建筑作为昔日的工业遗存,现在都化身为艺术载体,面朝黄浦江,远眺双子山,打造出属于上海这个世界级城市的艺术区。龙美术馆,以运煤码头改造而成,保留了20世纪50年代的煤料斗卸载桥,设计师就地取材,构思出了各自独立的“伞拱”结构,复古了工业遗迹与超现代的设计结合体。上海油罐艺术中心,这个由一组废弃航油罐改造而成的大白罐群,曾于2022年被国际艺术媒体ARTnews评为全球百年25座最佳博物馆建筑之一。位于龙腾大道3299号的西岸漩心Orbit,外立面的“轨道”设计,据说灵感来自于中国古代造园中常见的“月桥”,打造出一条缠绕在建筑周围的飘逸丝带。 徐汇黄浦江滨江步道一路走来,参与徒步的老师们置身于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文明、民族与世界之间,当日虽没有明媚的艳阳做背景,但灰色的天空和牛毛般的细雨更有韵味。这次的徒步是慢走,慢下来,再慢下来,才能慢慢欣赏这山水之间的城市文明,才能慢慢让自己的身心彻底放松,迈开双腿,张开双臂,大口呼吸这黄浦江畔的秋风,亲耳聆听这油轮驶过的汽笛声,在节奏繁忙的都市里寻找片刻属于自己的天地。 一个多小时的徒步后,大家纷纷到达了终点——这个被称为上海最美咖啡馆的Manner咖啡店。它面对黄浦江,左前方就是卢浦大桥,斜对面就是双子山,空闲的时候,大家可以点上一杯咖啡,选一个树荫下的位子,吹吹江风,聊聊人生。 大半天的city walk“山水之旅”结束了,但大家参与活动的热情才刚刚开始,很多老师都表示,下次一定要带家人朋友一起过来再次重温这段江畔历史故事。美好的生活总是充满着期待,我们期待明年再次的相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