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工会信息 > 中职联新闻
【中职联】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劳模工匠育人研究联盟举办劳模工匠育人大讲堂第一讲
2024-06-12 来源: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工会

3_副本.jpg

2024年6月8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劳模工匠育人研究联盟主办的“匠心筑梦 精技传承”劳模工匠育人大讲堂第一讲《以“四可”标准讲好先锋人物,提升课堂铸魂育人效果》在腾讯会议上准时上线。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上海市中职联劳模工匠育人中心承办。

全国中职校劳模工匠育人联盟秘书长、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工会主席庞佳波担任主持人。本次活动参与者有来自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劳模工匠育人研究联盟的各基地校教师、上海市中职联劳模工匠育人中心劳模工作站的12所学校的领导老师、上海市各名师基地学员教师等,直播总参与人次1826人,其中全国联盟基地的五所学校共578人。

2_副本.jpg

主持人庞佳波老师介绍了劳模工匠育人大讲堂的开设背景、主要目的以及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曾昂教授。曾昂教授是长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心(中华英模教育基地)主任。他独立提出了困扰思政教育大中小一体化的英模教育“远视症”千年难题,并带领团队实践探索出思政一体化的“诗画英模”“含英咀华”等一套推动师生等群体在时空与心灵层面走近英雄模范的方法体系。

1_副本.png

讲座伊始,曾昂教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教育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导入,提出怎么样用心教、用心悟,以什么标准什么方法去做的疑问,引出了思政教育一体化突破的“瓶颈”。

曾昂教授指出,现在思政课堂上的论据不够接地气,论证难以共情,老师的情感怎么深度注入课堂,怎么做到知情意合一,需要我们共同探讨。在精神层面高度走近英模人物是最大困难,也是铸魂育人必须要突破的关键点。

讲好英模先锋人物,曾昂教授提出了“四可”标准:可信、可敬、可亲、可学。讲深讲透讲活思政道理需要产出先行,老师要把自己先讲成“四可”人物。

曾昂教授引出了本次讲座的核心内容,走近英模以讲深讲透讲活道理的门径与方法。首先,要贯彻英模教育理念:心系家国,敢闯会创。其次,要结对子解决英模资源供给侧问题。第三,要一体化挖掘英模先锋事迹,挖掘小学时代、中学时代、大学时代、创业时代等事迹并建立共享英模资源音像数据库。第四,曾昂教授重点分享了走近英模“十味药方”,列举了12个精彩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述了中职校教师将劳模工匠进课堂的十种可操作的有实效的方法。同时让大学生团队代表分享了“请816英烈检阅青春”清明春祭大思政课作业。

最后,曾昂老师讲述了突破英模教育“远视症”的课堂育人效果的四项分指标,即有政治高度、有人间温度、有社会广度、有体验深度。再次强调了总的育人目标,即铸魂育人。

本次劳模工匠育人大讲堂第一讲取得了圆满成功,这也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劳模工匠育人研究联盟在今年5月31日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活动,受到理事会领导的高度好评。理事会会长冯梅指出,今后在全国范围内劳模工匠育人联盟将在线上、线下举办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展示活动,提高基地校广大教师的劳模工匠育人的素养和能力,进一步扩大联盟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将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走深走实,培养更多未来企业适用的高质量技能人才,助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2020号
中国教育工会上海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
教师博雅
沪ICP备100129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