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5/2 星期四
 
 
 
 
您的位置:工会信息>高等院校工会新闻
首个“扶贫日”,交大工会在行动
2014-10-20 来源:本站原创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4年起,中国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这是中国继续向贫困宣战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为了认真组织开展好首个“扶贫日”活动,上海交大工会在沉淀扶贫帮困经验与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扶贫帮困救助的长效机制,力求做到帮扶工作常做常新,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竭尽全力做好扶贫工作,建设大爱真情温暖的交大校园。
    帮扶基金,形成帮困长效机制
    早在1996年,在上海市医疗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让生患重大疾病的教职工不要因为自理医药费用较大而造成经济困难,从而影响其进一步的治疗及其工作与生活,在学校给予一部分补助的情况下,校工会制定通过了《上海交通大学教职工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基金章程》,大大缓解了我校生病教职工的经济困难,特别是为数较大的退休及患特殊、大病的教职工人群,充分体现了互助互济、团结友爱的大爱精神。该基金延续至今,已有万余人参加并从中受益。
   “人人送上一片爱心,涓涓细流,汇成爱的大海”,校工会每年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献爱心,一日捐”活动,全校教职工慷慨解囊,踊跃捐出一日的工资,募集而来的善款使得《上海交通大学教职工慈善帮困基金》在帮助困难教职工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进一步加大了对因罹患重大疾病或其它突发事件造成生活困难的教职工及家庭的帮扶力度。针对罹患重大疾病的教职工,在学校的领导与支持下,建立了《上海交通大学教职工特别帮困基金》,确保因重大疾病致贫和因重大突发事件致困的教职工在第一时间得到重点救助,受困教职工可以首次获得1万元,最高获得2万元的补助。
校工会还为全校教职工每年办理上海市总工会的四项互助医保,包含大病、意外、住院、妇女四个方面,并及时为医保范围内的教职工办理相应理赔,让更多教职工享受互助互济的成果,减轻困难教职工的生活压力。
    十个必访,实现帮困全员覆盖
    为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帮困全员覆盖,自2012年开始,校工会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强化了“十个必访”制度,探访慰问的教职工遍布各类群体,当教职工遇到“婚(结婚)、生(生育)、寿(生日)、新(新进人员)、退(退休)、献(献血)、病(工伤、重大疾病、住院)、亡(去世)、灾(灾难)、困(困难)”十种情况时,要求工会干部能主动前往探访,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送上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在汶川和雅安地震发生后,校工会在募集善款援建灾区的同时,及时在全校范围内排查,对因地震造成家庭受灾的师生给予及时的关怀与慰问。同时设立了《抗震救灾特别帮困基金》,持续四年资助来自汶川的百余名因震致贫学生。此外,每到暑期、春节,校工会还开展党员帮困结对,探望、慰问身患重大疾病、家庭生活困难的教职工。
     结对洱源,助推洱源教育发展
     2012年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工作总体方案》,上海交大对口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校工会非常重视对洱源县的帮扶工作,广泛发动校内师生员工,以实际行动参与帮扶。今年,工会组织开展了针对洱源贫困学生的“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虽然通知的范围小、时间短,但仍得到了教职工的积极响应,报名认帮数超出了帮扶计划数的三倍之多,更出现了在确定捐助人的过程中发生“争抢”的现象,彰显了交大人无私和大爱的精神风范。经认真研究和讨论,校工会最后确定了含教工党支部、学科团队、机关部处和学院在内的17个教工团体,以及4位教工个人作为第一批帮扶人展开帮扶活动。为了更加体现助学活动的人文关怀,每个捐赠单位还委派了专门人员与受助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联系,全方位关注和关心受助学生成长,帮助他们成才发展。
    另外,去年3月洱源发生地震后,工会迅速响应,组织师生捐献现金5万元,为洱源三中建设了临时食堂,至今仍在使用中,切实解决了三中师生的生活困难,受到当地师生的一致好评。
    关爱学生,激励学生自强不息
    1995年,校工会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教职工爱心助学金》,其宗旨是关心帮助家境贫困的一年级新生度过进校初期的困难阶段,激励他们自强不息、奋发学习、报效祖国。至今已资助了近两千名学生、金额一百余万元。这也成为家庭贫困的学生入校后拿到的首笔助学金,这份助学金凝聚了全校教职工的爱心与期望,让学子们在入学的第一个冬天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激励着广大学子们自强不息,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回报学校,回报社会。
    据悉,2014年教育系统扶贫日活动以“1017,邀您一起”为行动口号,要求各高校认真部署实施方案,精心抓好各项扶贫活动。校工会将以“扶贫日”的设立为切入点,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活动,了解民困诉求,进一步完善救助帮扶机制,提高扶贫力度,用实际行动解决教职工的实际困难,使大家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上海交通大学工会供稿/办公室编辑)
 
点赞数: 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