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3/29 星期五
 
 
 
 
您的位置:工会信息>高等院校工会新闻
【战疫“理”的故事】多维战“疫”,上理教师在行动
2020-03-03 来源:上海理工大学工会

在这风和日丽的春天里,花明柳媚,万物复苏,本应是人来人往、书声琅琅的校园,如今却人影稀疏……目前,我们正经历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笼罩荆楚大地,蔓延波及全国时,我们看见了病患对生命的渴望,看见了逆行者对社会的担当,更看见了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众志成城!这场“战疫”,我们没有一个人置身事外!在学校里,有这么一群老师,在疫情来临之际努力守好自己的“责任田”,在各自力所能及的领域里,助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以“技”战“疫”,助力攻克病毒,我们是硬核的!

庚子新春,人人在家,家家闭户。在疫情的笼罩下,除了一线工作人员外,大家都“驻守”在了家中,而科技处长张大伟教授却毫不犹豫地买了一张大年初一的车票返回上海。回到上海,他即刻行动起来,与相关政府部门联系,了解国家和上海需求,组织学校教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针对疫情防控向国家科技部、市科委和经信委对接相应的创新技术项目。“科技创新是保障战‘疫’胜利的关键因素,我校学科具有长期积累优势,可以快速组织起教师科技攻关队伍为疫情决战作出上理工的贡献。”张大伟说道。

由于疫情的缘故,所有的联系只能通过线上进行,手机不停地震动,每天接收回复上百条微信成为科技处老师们的“日常”。在2月14日晚11点,一条来自庄松林院士的消息让张大伟老师激动起来,原来是庄院士带领团队提出的“新冠病毒快速检测系列设备”项目立项建议通过了中国工程院的初筛。好的消息也伴随着紧迫的时间与高难度的任务,当晚庄院士立马组织小组成员开会讨论,一个个方案和想法被不断地提出,转眼已是凌晨1点20……得益于学校的快速响应,新冠病毒核酸、抗体抗原多通道快速检测设备关键部件及仪器已研发成功,此外十余支关键技术研发团队,也正在全力推进关键技术创新。

微信图片_20200303102856.jpg

抗体抗原免疫荧光多通道便携式检测仪器

微信图片_20200303102920.jpg

RT_qPCR实时荧光定量检测仪器

微信图片_20200303102909.jpg

恒温荧光检测仪器



以“课”读“疫”,正确面对疫情新闻,我们是专业的!

一部手机、一台电脑、一个虚拟直播间……一堂150余人同时在线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思政课就开始了。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传统文化工作坊党支部书记刘长庚老师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选择了一种特别的方式参与到这场“战疫”中去——用专业知识引导同学们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网上纷繁复杂的信息。

“如何面对谣言?”“冷处理,将它留给时间吧”……在直播间里,刘老师与同学们跨越空间的限制,从专业的角度探讨着疫情新闻里的种种现状与问题。此外,作为苏州市相城区太平街道的挂职干部,他也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前往街道参加疫情防控一线工作。 “在这次疫情面前,我看见了我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同学们正在敏锐地观察这个世界,表达他们的内心。我也希望尽己所能,带领大家深度关注本次重大事件、全面认知传媒特点、深入理解信息传播规律,在汹涌的信息浪潮中,坚定自己的立场,坚持自己的新闻追求,用新闻人的使命感与敬畏心,去为这个社会做一点贡献。”他说道。

微信图片_20200303103333.jpg

刘长庚老师进行线上直播

微信图片_20200303103340.jpg

同学们参与线上课程


以“乐”抗“疫”,致敬勇敢“逆行者”,我们是真心的!

“你用春天般温暖的手拯救着人世间所受的伤痛,你仁心精诚、大美光辉,挽起困厄时代的脉搏……”一首《圣洁的心灵》,唱响在了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它由沪江学院刘永老师作词、孙莎老师作曲,沪江学院李花老师与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蔡建军老师共同演唱。

在疫情期间,四位老师无法见面讨论,那个名叫“圣洁的心灵”的微信群就成了他们的“会议室”,无法到校录制歌曲,家中的大衣柜便成了他们的“录音棚”,手机是唯一的录音设备。作词、谱曲、试唱、修改、配器、录音、制作音视频在短短几天内一气呵成。这首赞歌可能有些许的匆忙与不完美,却是因为在他们心中,对正在一线奋战的工作人员有一段亟需表达出来的告白。“我们想将这首歌送给正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一线工作者们。他们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与社会的正常运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作为人民教师,也希望用自己所擅长的方式,向他们表达敬意,也希望能给予他们一些力量!”刘永说道。


微信图片_20200303104911.jpg

《圣洁的心灵》乐谱


以“爱”抵“疫”,爱心传递,我们是迅速的!

2月22日晚,机械学院陈劲杰教授得知学院在募集爱心物资,驰援湖北师生,立即决定无偿捐赠医用防护口罩1200余个。后经过学校各部门和老师们的努力,81个爱心快递飞往在鄂师生手中,并且带着一封温暖的慰问信,在抗击新冠肺炎最吃劲的时期,为在鄂师生带去了最温暖而有力量的支持!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机械学院多名同学主动放弃了接受捐赠,愿意把这些物资捐赠给更需要的同学。就这样,爱心得到传递和放大,经过学校统筹,原本只用于机械学院在鄂师生的物资,最后还发放到了我校其他8个学院的29名武汉同学手中。


微信图片_20200303105157.jpg

发往武汉的医用防护口罩

以“心”援“疫”,保护心理健康,我们是在线的!

021-64379623——这是一串数字,也是一个电话号码,更是一份在疫情之下,24小时守候的爱心。在这个电话背后,有一群身影,他们的声音或许无法改变现状,却能够在黑暗中给人以火光,他们就是上海理工大学心理防疫援助小组。在这个小组中,学生工作部(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杨颎老师与陈峰老师作为上海市级层面心理援助工作组的成员,带领着团队给予电话那端的“陌生人”一份“暖心”的关怀。

收到决定组建上海市级层面抗击疫情心理援助中心工作组的通知后,两位老师立马报名参加,并在第二天就开始学习大量资料,进行准备,随后在学校开通了上海高校面向社会开放的第五条抗击疫情心理支持热线。在这段时间里,每天都会有5到6个电话打进热线,热线咨询师们曾为压力大的基层工作人员排忧解难,也给担心学业进度受阻的同学们吃下“定心丸”……对于每一个电话,杨颎都要了解咨询情况、提出改进意见、总结经验。此外,杨颎与陈峰还承担着全国心理援助邮箱的邮件咨询服务。“我和陈峰老师都是党员,也是老搭档,当初在报名的时候,我们没有犹豫,可能就是源于心里的那份‘使命感’吧!我们知道什么时候能检验专业水平,什么时候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只要能够让大家振作起来,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愿意站出来!”杨颎说道。

隔绝疫情,绝不隔离爱。在这场“战疫”中,每一位上理人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凝聚抗疫力量,希望每一个人的努力,都能在疫情笼罩的阴霾下绽放出最灿烂的花朵。让这一朵朵“希望之花”,唤回九州处处春!

 
点赞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