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4/24 星期三
 
 
 
 
您的位置:资料中心>领导讲话
成旦红在中国教育工会上海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2019-05-07


践行新思想 奋进新时代 团结动员广大教育工作者为加快推进上海教育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在中国教育工会上海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中国教育工会上海市委员会主席 成旦红

(2019年4月27日经中国教育工会上海市第十次代表大会预备会议通过)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代表中国教育工会上海市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教育工会上海市第十次代表大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上海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进入新时期、各级工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中国工会十七大、上海工会十四大精神的形势下召开的。本次大会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党的群团工作、教育工作以及市总工会、市教卫工作党委决策部署,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认真总结过去五年工作与经验,研究确定今后五年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市教育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立足增“三性”、去“四化”,争当排头兵、先行者,团结带领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立德树人,勇做上海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生力军,为上海到2020年率先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35年建成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一流教育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总结

过去的五年,教育系统各级工会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推进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持续深化工会改革的五年;教育系统各级工会承担引导教职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引领的五年;教育系统各级工会围绕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师使命,助力推进上海教育现代化的五年;教育系统各级工会发挥党联系教职工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开展民主政治、素质提升、服务保障和自身建设工作,不断增强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五年。五年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上海市总工会、市教卫工作党委和市教委提出的目标任务,忠诚履职、积极作为、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

一是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入学习、生动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工会组织重大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不断健全学习制度、创新学习方式、深化学习效果,通过组织工会主席培训班、女工干部和青年工会干部培训班、工会大讲堂、专题学习会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工会干部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和重大意义,确保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二是始终持续深化工会改革创新,积极探索、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中央和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对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和《上海市群团改革方案》,按照《上海市总工会改革实施方案》部署,结合教育系统实际,深入开展加强基层工会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基层教工之家建设状况大调研等活动,通过政策引导、经费支持,促使基层工会“转起来、强起来、活起来”。积极与市总工会、工会社工服务中心、社会专门机构等加强沟通,探索引入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创新工会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

三是始终注重政治思想引领,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筑牢教育之魂。教育系统各级工会组织广大教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和全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在学校构建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高校工会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在学校思政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

四是始终不渝坚持教育初心,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新时代教育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贯彻落实全国和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上海市现代化2035》,着力对标《上海市面向2020年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正确把握教育系统工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引导广大教育工作中在上海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做出新的历史性贡献。

(二)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主线,强化分类指导,创新工作机制,依法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深入推进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一是落实民主评议,发挥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主渠道作用。深入推进教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工作向纵深发展,在市属高校民主评议校级领导干部全覆盖基础上,创新工作方法、深化民主内涵,做到了民主评议与组织部门考核校级领导干部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在沪部属高校教代会民主评议校领导的比例逐年提高,部分高校二级教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工作同步开展,基层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氛围更加浓厚。深入开展校务公开民主管理调研检查,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多方调研、持续试点,正在探索建立上海市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推动教代会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健全教代会闭会期间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学校教代会的运行质量。五年来,上海杉达学院、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被评为上海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十佳单位。同时,上海杉达学院荣获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称号;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商学院、上海震旦职业学院等5个单位被评为上海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二是深化基层民主,建立和完善二级教代会制度有效运行的体制机制。深入贯彻落实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2014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高等学校所属院系(部门)二级单位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的若干意见》,按照部署持续加强和健全院系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五年来,全市本科院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得到有效推广,二级教代会职权基本落实,基层工会主席直选稳步推进,部门党政更加重视二级教代会工作,二级教代会作用逐步显现,为进一步推动高校各项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实施校务公开提供了重要制度保证。

三是强化分类指导,推动民办高校签订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成效明显。以修订完善《上海市集体合同条例》《上海市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为契机,会同市民办高校党工委举办《上海市集体合同条例》培训班,推动全市民办高校签定集体合同和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顺利实施,全市已有15所民办高校签订了集体合同,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为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保护民办教师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全面提升教职工的综合素质,引领教育工作者在上海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一是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与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与劳模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和给劳模本科班学员的回信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进“劳模精神进校园”,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成立教育系统首个“劳模育人基地”,召开高校劳模文化育人工作推进会,启动劳模精神进校园工作,开设《工匠中国》特色思政课程;在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举行“大国工匠进校园”上海首场活动;连续五年组织拍摄了48部“师爱无声 师德永铸——身边的好教师”系列微电影,微电影以俞丽拿等劳动模范、姚启明创新工作室等劳模集体为主要拍摄对象,在全社会宣传高尚师德和劳模精神,使微电影成为本会加强工会先进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五年来,王如竹、孙晋良、钟扬、阎克路、杨荣、张洁华、滕平等7名同志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王忆勤等52名同志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劳模);复旦大学电磁波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13个集体被评为上海市模范集体;同济大学姚启明赛车场设计与安全研究创新工作室被评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华东理工大学田禾肿瘤标志物检测创新工作室等8个工作室被命名为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王东东被评为“上海工匠”;赵东元先进功能材料劳模创新工作室等36个工作室被评为上海市教育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于漪等8人入选“上海劳动模范风采主题展”。举办“师·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楷模”劳模先进事迹宣传表彰、“立德树人 薪火相传”劳模和优秀教师座谈会、“劳模传诵时代精神”经典诵读会、“劳模精神进校园”等系列主题活动,在校园内外营造了弘扬践行劳模精神的氛围。

二是开展教学竞赛,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五年来,全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从无到有,连续举办三届并取得丰硕成果;开创性举办基础教育青年教师爱岗敬业教学技能竞赛并在全国推广。总结连续五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建立了由教育行政部门与工会联合举办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机制,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覆盖面不断扩大,教学竞赛组织水平明显提升,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影响力不断扩大,市总工会为获得竞赛学科、小组第一名的教师授予五一劳动奖章,更加激励了广大青年教师投身教学实践的热情,各级各类学校掀起了教师教学比、学、赶、帮、超的氛围;着力突出“课程思政”理念,引入第三方评估评价机制,实行电子计分,开通网上直播,经过五年的坚持与创新,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已成为一项党政支持、学校认可、教师欢迎、社会关注的品牌项目。我市青年教师在全国赛上不断取得突破,在首届全国基础教育青教赛上获得高中组一等奖第一名,在近两届全国高校青教赛上,我市代表队均取得团体平均全国第二的好成绩。

三是提升教师素质,扎实推进职工职业道德素质工程建设。坚持把提升教师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水平作为开展职工职业道德素质工程建设的基本内容,通过组织开展经典品读活动、青教联沙龙活动、上海教师“三字一画”大赛活动等,挖掘基层单位教职工职业道德先进典型,开展职业道德与职工技能创先评优工作,推进师德师风与职工素质工程建设。五年来,孙雅艳被评为“全国师德楷模”;许乐平、方培君被评为“全国师德标兵”;华东师范大学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荣获“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华东师范大学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荣获“上海市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单位”称号。

四是关注女性发展,满足女教职工发展多元需求。五年以来,教育工会以服务教育系统女性多元需求、促进女性成才发展为核心,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团结引领上海教苑巾帼立足岗位建功立业。通过系列评选创优活动,并通过教育系统每年纪念三八妇女节大会、女教授创新论坛等形式进行表彰和宣传。五年来,俞丽拿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洪汉英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曾璇、郭秀艳、杜文莉被评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谢少荣、张建华、何敏娟、范军、游昀之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华东理工大学教育部医用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杨浦区教育工会女职工委员会被评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等9个集体被评为全国巾帼文明岗;吴瑞君家庭、康丽英家庭、王莲峰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何敏娟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评选出上海市各类先进集体 79个、先进个人 139名、上海市“海上最美家庭”和“文明家庭”家庭6个。通过以“砥砺求索 追求卓越”女教授创新论坛、“卓越城市品质 精英女性价值”教育女性国际论坛、“党的光辉照我心”上海女教师综艺展演、“巾帼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微话剧展演、“我心飞翔——庆六一综艺展演”等系列主题活动,展示教育系统女教职工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教育系统妇工委五年来不断创新特色工作,将上海城市文明建设与“比翼双飞模范佳侣”评选工作相结合;将为青年女教师送温暖工作与“妇女小家”品牌创建、“妈咪小屋”建设相结合;将关爱年轻教师的工作生活与开展教育系统“玫瑰花苑”活动相结合,拓展了“上海市优秀青年女教师成才资助金”项目和金额,增加了优秀妇女小家和星级妈咪小屋的资助金额,努力为女教职工办实事做好事,受到热烈欢迎。

(四)以加强生活保障建设为抓手,全力构筑多层级服务保障体系,切实提高广大教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增强人文关怀,让教职工切实感受到工会大家庭的温暖。做好市总工会互助保障计划、市工会会员卡保障计划和全市教师补充医保计划的参保续保工作,教师补充医保参保人数增至12万人;加强对重病和因病致困教职工的帮扶,大幅提高补助标准,五年来累计发放各项帮困金1573.3余万元,帮困1431人次(不含基层工会帮困),慰问教育系统援疆援藏的工会会员288人次。结合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疗休养工作新要求,主动作为,建立教工休息休养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管理集中、风险共担、市场化运作的教职工休息休养工作新模式,五年来全市20余万名教职工参与了疗休养。成立市教师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值班服务,五年来共计电话接待776人次、面询211人次、网络咨询171人。教师法律援助中心依托高校优质师资为教师提供法律义务咨询,开通热线电话和网络法律援助信箱,聘请法律专家常驻中心,全天候为教职工和工会组织提供法律服务,接待来访来信咨询案例589件,587人从中受益。

二是拓展活动载体,丰富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五年以来,市教育工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主题活动,不断提升教职工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气质。2017年,以迎接党的十九大生日召开为契机,推出《中国梦 复兴路》大型史诗激情诵读会;2018年,举办“与改革开放同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活动”,反映了改革开放40周年上海教育发展的历程和成果。同时,结合落实《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组织举办第八届教工运动会,累计2万余人参与各类体育竞赛活动。成立教工羽毛球、书画、龙舟、棋类等14个群众文体协会,每年组织近40项各类团体赛、精英赛、邀请赛、展示交流、文化项目专项培训、专家讲座等,活动覆盖教育系统全部教职工,进一步丰富教职工生活。

三是调处矛盾纠纷,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坚持维权与维稳相统一,建立协调机制,发挥市教育系统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作用,推进和完善各高校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机制建设,引导教职工依法、理性的表达利益诉求,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争端隐患。做好上海市实事工程项目——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建设工作,2018年建立6个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上海交通大学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被评为2018年先进站点。

四是夯实工作基础,进一步增强工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2014年起,推行工会会员卡开始推行,五年来累计为教职工注册办理工会会员卡31.6余万人次,实现教育系统工会会员全覆盖,使其成为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的新型载体。贯彻落实市教卫工作党委2015年印发的《上海市教育工会关于进一步做好上海市教育系统农民工等非在编教职工入会和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鼓励和扶持非在编人员入会,明确了非在编人员的经费回拨和奖励制度,实现了教育系统非在编人员入会率90%以上(仅2018年达到11781名),三年来共计发放经费奖励428.9余万元,使教育系统非在编会员切实感受到工会大家庭的温暖。2017和2018年,组织华东政法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法律专家和在校博士、硕士生120余人,义务为全市各区和产业农民工进行法律知识普法教育、法律宣传和法律咨询,2万余农民工受益。

(五)以加强工会组织建设为驱动,不断推进工会履职和创新能力建设,增强教育工会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

一是强化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工会干部履职能力。指导基层单位换届选举和班子增补等工作,保障了基层工会的组织健全。梳理现有工作制度,重点完善了机关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和工会干部培训制度,同时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做好工会主席、青年工会干部、女工干部、工会财务、经审委主任的培训工作,不断加强工会干部自身建设,提高服务群众工作的素质水平。开展《上海基层工会收支管理实施办法》等文件制度的专题学习,工会干部的能力素质和业务素质不断提升。

二是拓宽工作思路,加强理论课题研究和对外交流。重视加强工会理论研究,在上海海事大学设立市教育系统工会理论研究会秘书处,通过工会理论研究课题开题培训、中期评审、结项评审与课题征集,以及邀请专家头脑风暴探讨工运理论、解读工运热点、对结题报告进行查重、评比和表彰等措施,使工会理论课题研究数量和质量全面提升,五年来立项教育系统工会理论研究课题近200项,出版《上海市教育系统工会理论研究课题集》,理论研究工作多次获全国教科文卫体工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持续扩大和深化国外友好工会的国际交流,加强与美国洛杉矶、澳大利亚昆士兰、日本大阪和兵库教师工会代表团的交流访问,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和中国工会组织的特色优势,宣传上海市教育工会工作实践

三是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扩大教育工会工作影响力按照《上海工会网上工作行动计划》部署,遵循“统筹规划、迭代式开发”思路,调配资源、集中力量提升工会信息化水平。2018年9月完成网上工作平台第二阶段开发工作,新平台实现了工作流程的再造、工作效率的飞跃和工作方式的变革,让数据多跑腿,基层少跑腿,得到基层单位热烈欢迎。此外,通过教师博雅、上海教育、上海青椒等微信公众号,不断提高新闻宣传、舆论引导、参与互动和便民服务能力,全力打造工会舆论宣传主阵地,开创工会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

四是规范经费管理,不断提高工会经费使用效率严格按照规定落实依法收缴工会经费工作,加大对基层工会经费的支持力度,持续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合理,确保更多经费下沉到基层工会,惠及一线教职工。加强对基层工会的分类指导,确保工会经费收支规范、使用合理,推进工会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确保电子票据改革有序进行。加强教育工会本级和基层单位工会经审,落实了市总工会“四位一体”经审体系建设要求,确保内审工作有序进行。

二、五年工作的体会与不足

各位代表、同志们:五年来,全市各级教育工会同心同德,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市教育工会第九次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海市总工会、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的领导与指导,离不开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的重视与支持,离不开广大教职工的积极参与,离不开系统各级工会干部的辛勤付出。在此,我代表市教育工会第九届委员会,向长期以来关心重视和大力支持教育工会工作的各级领导、广大教职工、工会干部、工会积极分子,以及教育工会历届老领导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过去五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要做好教育系统工会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自觉接受、牢固坚持党对工会的绝对领导;必须始终围绕教育发展中心工作,把握和服务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国家和城市发展全局的时代主题;必须始终把握维护和服务好教职工主业主责,真心实意为教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想方设法调动教职工投身教育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始终勇于自我革新、开拓创新,强化改革担当和使命意识,敢于动真碰硬、不计利益得失,善于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推动工会组织始终保持新鲜活力和持续动力;必须始终注重夯实基层基础,扎实推动各级工会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强基固本、激发活力,打通工会联系服务教职工的“最后一公里”乃至“最后一百米”。

各位代表、同志们:在肯定过去五年工作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集中表现在教育工会提供服务的能力水平和实际成效,与广大教职工和群众的期待和需求还不相匹配。我们大刀阔斧破解发展瓶颈难题的决心不够坚定,分类指导、精准服务的能力仍有欠缺,推进职工素质建设、激发基层工会活力的资源和手段还显不足,各级工会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的力度和深度亟待提高,工会干部队伍服务基层的能力素质亟待加强,工会干部的培养、选拔、轮转机制尚待健全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精准施策、着力完善。

三、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

立足新时代、对标新要求,今后五年上海市教育工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海工作、教育工作、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创造性落实好中国工会十七大和上海工会十四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不忘为广大教职工服务的初心,牢记为建成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一流教育凝心聚力的使命,加强自身建设、履行使命担当,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团结动员全市30万名教职工,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再立新功。

(一)忠诚党的事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切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新实践。要把持之以恒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完成中国工会十七大提出的目标任务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工会组织的重要政治任务。

一要坚持党的领导,树牢“四个意识”。教育系统各级工会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增强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把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落细落小落实到具体工作,积极探索和把握新时代教育事业、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规律,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二要深化学习培训,提高学习实效。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党的群团改革和全国、上海市工代会精神结合起来,注重运用专题报告会、组织生活会、讨论会、培训班等多样形式,针对各级工会领导班子、普通工会干部和广大教职工进行大范围、分批次、系统化轮训,形成参加培训与个体自学相结合,向书本学、向同事学、上下共学相结合的学习氛围,持续增强工会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的能力。

三要深化研究阐释,推动实践运用。充分发挥教育系统干部职工理论基础扎实、学习氛围浓厚、思维开阔活跃的特点,搭建平台,加大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研究、解读和阐释,注重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努力成为教育工会工作的行家里手,助推新时代教育工会工作开启新局面、再上新台阶。

(二)着力推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扎实的人才支撑。要充分发挥教育工会作为“职工学校”的作用,加强教职工思想引领和教育培训,全面提升教职工政治思想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终身学习的价值理念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一要全面提升教职工政治思想素质,坚定理想信念。注重抓好师德师风建设,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全面实施教师思想引领行动。继续拍摄、展播“身边的好教师”微电影,挖掘和宣传当代上海好教师的高尚师德和品质;开展上海师德标兵选树工作,弘扬先进、树立典型、亮出标杆;开展建国70周年和建党100周年庆祝纪念活动,注重用贴近教职员工工作生活的方式呈现和展示;开展助力脱贫攻坚职工志愿服务活动,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教职工队伍中发扬光大。

二要全面推动教职工岗位建功,弘扬劳模精神。深入开展上海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工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持续提升上海青年教师教书育人水平,助推建设“三圈、三全十育人”体系,引导教职工岗位建功,增强基层组织活力;深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常态化开展“访劳模、爱劳模、学劳模、争当劳模”活动,深化实施劳模精神进校园、进课堂活动,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感染师生;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深入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教育先锋号”,叫响做实教育系统工匠品牌。

三要全面提升教职工技能素质,促进教书育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我市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实施教师技能提升行动,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等主题活动和劳动技能竞赛,持续做好上海教工板书、书法、钢笔字及中国画大赛等各级各类竞赛活动,探索开展“教育工匠杯”技术技能竞赛,面向基层、面向一线,促进培训与比赛相结合、竞技与创新相结合,吸引广大教职工参与其中,全面提升教职工职业技能。

四要全面提升教职工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发展。大力倡导“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理念,引导教职工积极践行“健康上海2030”理念。实施教职工健康促进行动,丰富教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建立市教育工会、基层工会、文体协会、教职工个人四个层面立体式的组织模式,加强各类教职工文体协会、社团、俱乐部、活动中心建设,实现文体活动多层次、多形式、多载体的群众性特点,提升教职工生活幸福指数。打响“上海教师心理服务”品牌,增设上海心理健康发展中心基层服务点,探索与政府部门、第三方机构共同创建新模式;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力度,增加教师心理拓展活动和讲座场次,关注服务教师心理健康。

(三)着力深化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一步凝聚新时代上海教育改革发展共识。要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着力,充分激发广大教职员工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责任,汇聚智慧力量加快推进上海教育现代化。

一要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工会作为党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是动员和组织教职工依照大学章程、法律和有关规章制度参与学校管理、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教代会制度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是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和载体。要进一步落实以教代会制度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管理制度,加强对新修订的《上海市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等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评估检查,对照《基层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条例》健全工代会与教代会工作机制,完善闭会期间教代会职权履行的制度安排,健全基层教代会网络体系,深入推进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切实提升二级单位民主管理水平。深入开展高校教代会质量评估,探索市属公办和民办高校民主评议校级领导干部结果运用,提升教代会运行质量;在沪部属高校要进一步提高教代会代表参加评议学校党政领导的比例,逐步达到教代会民主评议学校党政领导的要求。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教代会各项配套制度,依法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二要积极探索协商民主机制。坚持党政主导的教职工维权格局,发挥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平台机制作用,完善多层多元的协商协调机制,主动参与涉及广大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改革政策措施的制订修订,反映基层教职工合理诉求。要积极引导广大教职工正确对待改革带来的利益调整,支持改革、投身改革,持续丰富上下沟通、反映民情、表达民意、有序参与的载体平台,健全教职工合理诉求表达机制,化解矛盾、增进感情、激发动力。

三要提升民办高校民主管理水平。坚持分类指导、分层推进、以点带面,健全完善各民办高校集体合同签订和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建立了解掌握民办高校教职工思想动态机制,帮助教职工代表了解教代会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推进民办高校教工之家建设资助工作,加强民办高校工会阵地建设。

(四)着力提升广大教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顺应教职工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要着眼教职工队伍发展变化实际,打开眼界、拓宽思路,在继承中创新,在转型中发展,不断提升工会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使广大教职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一要构建“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教育工会工作体系。注重健全教育工会服务职工实事项目机制,以办实事凝聚人心、传递党的温暖和关怀、回应群众所需所盼;注重打响“上海教师法律援助”品牌,发挥教师法律援助中心作用,加强对各级工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的指导;注重保障教职工休息休养权益,持续委托开展教师疗休养工作,多层次、全方位地落实教职工医疗保障,做好市总工会互助医保和市教师补充医保工作,加大保障力度;注重做好教职工帮困送温暖工作,确保面向基层、靠前一步、应援尽援,促进特惠、普惠与实效相结合,聚焦教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努力满足教职工多元多样的服务需求。

二要借力外部资源延展服务教职工的“臂膀”。针对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聚焦开展广大教职工感兴趣、受欢迎的服务项目,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针对性、实效性;通过购买专业服务项目等方式,加强与包括社会组织在内的专业服务机构的联系,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与实效。

三要关注帮助困难、重大病及特殊教师群体。进一步完善劳模信息库,做好劳模“三金”发放,重点关注历届退休老劳模以及家属的特殊困难情况;持续关注各类非在编人员权益的落实和保障,做好困难非在编职工帮扶工作,激发非在编人员工作热情,满足女教师发展多元需求,发挥工会组织在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五)着力深化改革,把教育系统各级工会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工会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提升影响力和感召力,做广大教职工的“娘家人”、贴心人,使各级工会真正成为教职工信赖的教工之家。

一要加强各级教育系统工会党的建设。着力加强教育工会机关和基层工会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筑牢党员干部信仰之基;着力开展“创先争优”主题活动,引导工会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开拓创新,争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忠实践行者、党的群众路线的坚定执行者、党的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着力加强工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落实管党治党“四责协同”机制,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防范纠正“四风”问题,推动工会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二要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深化工会改革创新。坚决贯彻上级部署,统筹推进教育系统工会改革,优化工作职能,聚焦主责主业,破解瓶颈难题,扎实履行各级工会团结教育、维护权益、服务教职工职责;健全教育工会向市教卫工作党委请示、报告重要工作制度,督促指导基层工会完善向同级党委请示报告重要工作制度;推动同级党委落实每届任期内召开工会工作会议、定期听取工会工作汇报等制度。加强工会组织与干部队伍建设,强健工会工作组织机体。加强教育工会机关建设,优化教育工会机关组织构架和人员配置,打破条块分割,强化服务意识,落实首问负责制;探索创办市级教工之家(教师活动中心),打造服务教职工和基层工会新阵地,真正把广大教职工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工会工作的根本标准,。

三要聚焦一线改革激发基层活力。牢固树立落实到基层、落实靠基层的理念,坚持眼睛向下,推动工会改革向基层一线延伸。持续完善基层工会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深化基层工会“放管服”改革,建立针对基层工会干部、兼职工会干部的工作激励机制,推进力量配备、服务资源等向基层倾斜,确保基层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能力成事,夯实工会基层基础。

四要建立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常态化调研机制。围绕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工作大局和工会工作全局,坚持问题导向,协调整合各方力量,深入细致开展调查研究,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深入校园、走进教职工,准确把握新时代教职工队伍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着力破解教职工关心关切的意愿呼声。坚持把调研工作与增强各级工会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本领结合起来,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结合起来,与服务和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结合起来,进一步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五要加强宣传引导唱响教育系统工会时代强音。加强整体统筹和协调策划,分阶段、有重点开展宣传工作,切实做到重大事件有声音、重要时点有呼应、重要工作有反映。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工会媒体与社会媒体联动、网上宣传与网下互动、主题微电影编拍与展播结合,增强工会宣传工作主动权、有效性和影响力。各级工会要把握教职工关心的热点,用教职工群众“愿意听、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扎实开展教职工思想政治和工会工作宣传。

六要深入推进“互联网+”智慧工会建设。注重用好互联网技术手段,创新工作理念、转变工作方式、拓展工作内容,推动服务对象从特殊群体向全体教职工会员转变、服务方式从工会“定菜单”到职工“点菜单”转变、服务手段从线下为主到线上线下互动融合转变,加快互联网与工会服务体系深度融合,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要增强互联网思维和用网意识,学网、懂网、用网,统筹“互联网+”工会顶层设计,加强通用平台建设,推进上下级工会组织间互联互通,打响“工会e家”新品牌,增强工会工作时代性、吸引力和凝聚力。

七要加强经费收支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能。全面贯彻《上海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办法》,做好教育系统工会经费收、管、用和财务管理,制定实施新一轮高校经费收缴考核标准和教工之家建设专项经费补助标准,确保依法足额收缴工会经费,确保工会经费向基层工会倾斜,扩大工会活动受益面,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全面落实市总工会关于“四位一体”经审体系建设要求,成立经审委办公室,采用委托社会专业机构和工会内部审计相结合、审查审计相结合的工会经审模式,健全系统工作内审计机制。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呼唤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教卫工作党委和上级工会领导下,充分依靠和发挥广大教职工的作用,奋力谱写上海教育工会改革发展新篇章,为上海到2020年率先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35年建成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比配的一流教育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点赞数: 4